李兴亮,别名,署书一夫,宽兴。1955年生,安徽合肥人,自幼酷爱书画,崇尚传统,潜心研修,临池不辍,博采众家之长,吸取各家精华,对榜书、魏碑、草书最为偏爱,经数年的历练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,两次参加中书协举办的书法研修班,获教学成果一等奖。得到了书协主席沈鹏、欧阳中石的赞誉。
2012年被澳门香港邀请参加两岸四地文化交流,作品被七个国家巡回展并珍藏作品入编《当代名人书法大典》《中国书法家名人录》等书籍。作品《宽处行》被香港博物馆珍藏,《临江仙》《听雨》被中国博物馆珍藏,《沁园春·雪》《沁园春·长沙》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珍藏,《定风波》被军博珍藏,“一笔龙”被伊朗、利比里亚大使馆珍藏。
书风古朴大气,舒放旷达,潇洒遒劲,韵味悠长被誉为榜书大家、当代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。
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榜书研究会理事、东方诗书画主编、馆藏级艺术家、国礼艺术家、故宫荣宝斋签约艺术家、德艺双馨艺术家。
在书法艺术之林,榜书为大功,能担此任者为数不多。人们常说一年修得草书功,三年修得楷书功,十年未必修成榜书功。因为草书需恣意,楷书需法度,而榜书不但需要恣意和法度,更需心势雄伟,有其心质,才得榜功。
榜书的“古朴大气”在骨,“舒放旷达”在神。须以金石为根、山河为境,笔下方有吞吐乾坤之魄。若只求形似,终是小技;心性与笔墨共修,才见境界。
李兴亮榜书溯源古意,古朴源于对篆隶、北碑的借鉴。他将篆书的圆劲、隶书的波磔、魏碑的方峻,皆融入榜书。他的榜书笔墨苍浑,以浓墨重笔入纸,行笔慢而沉,追求“屋漏痕”般的自然涩势。转折处不取巧媚,多用方折或藏锋钝收。字形庄正,单字重心下沉,主笔(如长横、撇捺)外拓撑开,似泰山稳立,忌轻浮纤弱。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,字内空间大胆留白,字距行距开阔。因势生形,不拘泥于横平竖直,顺应笔势自然欹侧。全局如阵,通篇如布兵列阵,首字定势,末字收势,中间字或如磐石镇守,或如云气流转,方显旷达胸怀。
李兴亮的榜书虽然不尽为宫匾所题,但是同样不输皇家气派,涌涌大成,精神气足,立于天地,仰而成大观。李兴亮写榜书注重书意的发展和开放,成为以榜书歌盛世,颂新风的大手笔,他的榜书字体诸体皆成,挂于宅厅成风水,饰于园林成景观,刻于名山成风光,寻常人得其榜书,可观可赏,精品成流传,不需怀疑。
熟知李兴亮的人都知道,微胖的身材,显得肩宽腰圆,一方国字型脸透露出佛容,给人们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。他做人、做事谦虚、谨慎,特别在做公益事业上,更是积极带头参与。李兴亮的书法作品是震撼的,榜书作品苍劲挺拔、飘逸洒脱,那气势、那风度、那功力尽显风流,彰显了龙的传人的精神气度,更显示出书家的豪迈大气。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李兴亮几十年如一日,修身修性,勤学苦练,深悟书道,为中国的书法传承、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!(图文/柳杭)